《草地学》模拟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生物生产参考答案
答:
是指把太阳能、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类、空气中的CO2相结合形成有机物质和植物能,再经动物(主要是家畜)的生命活动转化为动物产品、动物有机体和动物能的过程。
是指把太阳能、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类、空气中的CO2相结合形成有机物质和植物能,再经动物(主要是家畜)的生命活动转化为动物产品、动物有机体和动物能的过程。
2.草地利用率参考答案
答:
是指在适度放牧情况下的采食量与产草量之比。
是指在适度放牧情况下的采食量与产草量之比。
3.分区轮牧参考答案
答:
就是按一定的放牧方案,在放牧区域内,严格控制牲畜的采食时间和采食范围,使草地和牲畜都获得较大利益。
就是按一定的放牧方案,在放牧区域内,严格控制牲畜的采食时间和采食范围,使草地和牲畜都获得较大利益。
4.有害植物参考答案
答:
本身不含有毒成分,但它的植株或种子、果实具有钩刺或芒,常常刺伤家畜的皮肤和口腔,造成皮肤和口腔溃烂,重者造成家畜死亡。
本身不含有毒成分,但它的植株或种子、果实具有钩刺或芒,常常刺伤家畜的皮肤和口腔,造成皮肤和口腔溃烂,重者造成家畜死亡。
5.群落演替参考答案
答:
不同的群落在同一空间上的替代现象。
不同的群落在同一空间上的替代现象。
二、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从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诱导因素是_________。
a 光照 b 光周期 c 温度 d 光周期和温度
2.依据新枝形成特点,白三叶为_________多年生草类。
a. 根茎型 b. 匍匐茎型 c. 鳞茎型 d. 根颈型
3.株丛以短营养枝为主,每年只有少数枝条发育为生殖枝,茎上叶较少的牧草为_________。
a. 上繁草 b. 下繁草 c. 半上繁草 d. 高草
4.草原上的植物多为_________。
a.阴性植物 b.耐阴性植物 c.阳性植物 d.厌光植物
5.以贝加尔针茅为建群的草原处于 ___ 带中。
a. 高寒草甸 b. 典型草原 c. 荒漠草原 d. 草甸草原
6.豆科牧草根瘤接种中有效根瘤中心一般呈现 ___ 。
a. 白色 b. 红色或粉红色 c. 绿色 d. 褐色
7.下列 ___ 方法不属于豆科牧草种子硬实处理方法?
a. 擦破种皮 b. 高温处理 c. 变温处理 d. 低温层积
8.在自由放牧制度中, ___ 方式是不分季节,全年都在同一草场上连续不断地放牧利用,使草场破坏严重。
a. 羁绊放牧 b. 连续放牧 c. 季节放牧 d. 划区轮牧
9.采用 ___ 加速干燥方法,可以破坏茎的角质层膜和表皮以及维管束,使茎杆和叶片的干燥速度基本一致。
a. 化学制剂 b. 翻晒草垄 c. 压裂草茎 d. 常温鼓风
10.草地封育常采用 ___ 措施进行保护。
a. 施肥 b. 补播 c. 围栏 d. 割草参考答案
a 光照 b 光周期 c 温度 d 光周期和温度
2.依据新枝形成特点,白三叶为_________多年生草类。
a. 根茎型 b. 匍匐茎型 c. 鳞茎型 d. 根颈型
3.株丛以短营养枝为主,每年只有少数枝条发育为生殖枝,茎上叶较少的牧草为_________。
a. 上繁草 b. 下繁草 c. 半上繁草 d. 高草
4.草原上的植物多为_________。
a.阴性植物 b.耐阴性植物 c.阳性植物 d.厌光植物
5.以贝加尔针茅为建群的草原处于 ___ 带中。
a. 高寒草甸 b. 典型草原 c. 荒漠草原 d. 草甸草原
6.豆科牧草根瘤接种中有效根瘤中心一般呈现 ___ 。
a. 白色 b. 红色或粉红色 c. 绿色 d. 褐色
7.下列 ___ 方法不属于豆科牧草种子硬实处理方法?
a. 擦破种皮 b. 高温处理 c. 变温处理 d. 低温层积
8.在自由放牧制度中, ___ 方式是不分季节,全年都在同一草场上连续不断地放牧利用,使草场破坏严重。
a. 羁绊放牧 b. 连续放牧 c. 季节放牧 d. 划区轮牧
9.采用 ___ 加速干燥方法,可以破坏茎的角质层膜和表皮以及维管束,使茎杆和叶片的干燥速度基本一致。
a. 化学制剂 b. 翻晒草垄 c. 压裂草茎 d. 常温鼓风
10.草地封育常采用 ___ 措施进行保护。
a. 施肥 b. 补播 c. 围栏 d. 割草参考答案
答:
1.d 2.b 3.b 4.c 5.d 6.b 7.d 8.b 9.c 10.c
1.d 2.b 3.b 4.c 5.d 6.b 7.d 8.b 9.c 10.c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
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将其分成哪几类?参考答案
答:
在研究环境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根据因子的性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类,包括气候因子(2分)、土壤因子(1分)、地形(理)因子(1分)、生物因子(1分)、人类活动(1分)。
在研究环境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根据因子的性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类,包括气候因子(2分)、土壤因子(1分)、地形(理)因子(1分)、生物因子(1分)、人类活动(1分)。
2.简述在割草地利用过程中确定牧草适宜刈割期的依据。参考答案
答:
刈割时期是影响割草地单位面积产量和干草品质的一项重要因素。确定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时,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条件:
(1)当年干草产量和干草营养物质含量;(3分)
(2)刈割时期对下年草地产量的影响。(3分)
刈割时期是影响割草地单位面积产量和干草品质的一项重要因素。确定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时,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条件:
(1)当年干草产量和干草营养物质含量;(3分)
(2)刈割时期对下年草地产量的影响。(3分)
3.在退化草地改良过程中,有哪些草地松土的措施?参考答案
答:
草地松土措施有:
(1)划破草皮;(2分)
(2)草地松耙;(2分)
(3)耕翻耙。(2分)
草地松土措施有:
(1)划破草皮;(2分)
(2)草地松耙;(2分)
(3)耕翻耙。(2分)
4.草地建设中牧草混播比单播有哪些优点?参考答案
答:
(1)混播牧草比单播具有高而稳定的产量;(2分)
(2)含较完全的营养成分;(2分)
(3)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分)
(1)混播牧草比单播具有高而稳定的产量;(2分)
(2)含较完全的营养成分;(2分)
(3)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分)
5.简述我国草地资源的特点。参考答案
答:
我国草地资源的特点:
(1)草地面积大、分布广;(2分)
(2)草地类型众多、地带性强;(2分)
(3)草地生产潜力雄厚。(2分)
我国草地资源的特点:
(1)草地面积大、分布广;(2分)
(2)草地类型众多、地带性强;(2分)
(3)草地生产潜力雄厚。(2分)
四、叙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说明草地载畜量的表示方法和估测方法。参考答案
答:
草地载畜量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它是反映草地本身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有以下三种表示法:时间单位法、面积单位法、家畜单位法。(5分)
估测载畜量的方法很多,有根据经验直接估测,根据家畜健康状况估测,根据牧草产量估测,根据草地面积估测以及用放牧试验直接测定等。(5分)
草地载畜量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它是反映草地本身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有以下三种表示法:时间单位法、面积单位法、家畜单位法。(5分)
估测载畜量的方法很多,有根据经验直接估测,根据家畜健康状况估测,根据牧草产量估测,根据草地面积估测以及用放牧试验直接测定等。(5分)
2.分析说明我国牧草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的干燥措施和方法。参考答案
答:
常常采用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2分)。
其中自然干燥法包括:
(1) 地面干燥法;(1分)
(2) 草架干燥法;(1分)
(3) 牧草的加速干燥
1)翻晒草垄;(1分)
2)双草垄速干法;(1分)
3)压裂草茎加速干燥;(1分)
4)施用化学制剂加速干燥。(1分)
牧草的人工干燥法包括:
(1) 牧草常温鼓风干燥法(1分)和(2) 高温快速干燥(1分)。
常常采用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2分)。
其中自然干燥法包括:
(1) 地面干燥法;(1分)
(2) 草架干燥法;(1分)
(3) 牧草的加速干燥
1)翻晒草垄;(1分)
2)双草垄速干法;(1分)
3)压裂草茎加速干燥;(1分)
4)施用化学制剂加速干燥。(1分)
牧草的人工干燥法包括:
(1) 牧草常温鼓风干燥法(1分)和(2) 高温快速干燥(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