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2、《诗经》中的歌诗按其不同乐调划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即土风俗曲,包括十五国风;雅,即正声,指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歌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3、《诗经》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始称《诗经》。汉代传授《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唯有毛诗流传后世。
4、《诗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诗经》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是祭祀颂德之作,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第二是宴飨之作,即宴饮诗,如小雅的《鹿鸣》、《南有嘉鱼》;第三是政治诗,包括“美”、“刺”两个方面;第四是婚恋诗,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如《关雎》、《木瓜》、《鸡鸣》、《氓》;第五是农事诗,如《七月》、《丰年》等。
5、《诗经》的艺术成就。
首先是在诗歌创作上确立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其次是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再次是优美的语言和形式,使《诗经》形成了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在《诗经》中,“比”的手法和“兴”的手法往往结合在一起。例如: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胡为乎泥中?”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诗经·邶风·柏舟》
6、《诗经》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辉煌开端,把我国文学推向了第一个高峰。其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引领着后世的很多诗人,构成了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其赋、比、兴艺术手法的开创,成为我国后世诗文创作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其“为情造文”的卓越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甚为深远;《诗经》还极大启迪了后世诗人向民歌学习,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学创作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