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国土资源的概念及学科内涵

二、国土资源学科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及其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国土资源学更是如此,从历史发展来看,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国土疆域与国土资源的概念等同阶段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以前的封建锁国阶段,由于生产力及社会人口数量相对较低,基本上将国土疆域与国土资源等同,除个别地区由于某一资源——如水资源相对短缺而引发抢夺性战争以外,一般均与疆域领土保卫等同。
  2.资本主义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国际上一方面是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资源和市场的抢夺性战争,另一方面是以殖民国家为主体的资源性的抢夺性战争,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3.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由于联合国的产生和国界相对稳定,一方面各国都先后开始展开对本国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整治,形成战后的国际相对的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另方面由于工业发展,人口和污染也快速发展,因而产生了一系列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系列问题。
  4.20世纪80年代—现代: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land)主持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讲稿中,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定义性的解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取得了较多共识。
  其后1992年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会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其中有102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包括我国政府首脑在内,讨论并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文件,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会议承诺,于1994年3月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当前先进国家在土地、资源环境与生态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及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政府已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绿色GDP”和“以人为本”等一系列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