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体系
  

内容要点
 第一章 总论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目标,会计特点,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计量模式,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本章学习要点:
  会计的基本职能——两大职能(核算或反映、监督);
  会计对象——具体对象(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四个前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八项要求;
  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会计计量属性——五个属性;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四个程序;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七种方法。
  掌握程度:
  熟记: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计量模式。
  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目标;会计特点;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程序。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等式及其原理,各种经济业务与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和方法,账户的基本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
  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
  会计科目的类别;
  账户的基本结构。
  掌握程度:
  熟记:会计等式。
  理解: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账户的基本结构。
  掌握:经济业务类型;会计科目的类别。

 第三章 复式记账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复式记账法原理,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及其简单应用。
  本章学习要点:
  复式记账的概念;
  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简单运用。
  掌握程度:
  熟记:复式记账的概念。
  理解: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简单运用(会计分录的编制)。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运用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在企业基本经济活动过程的应用。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包括筹资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以及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活动等。
  本章学习要点:
  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
  企业筹资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产品生产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产品销售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企业利润形成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利润分配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其他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掌握程度:
  熟记: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
  理解:企业利润形成及其他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掌握:各类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制(如企业筹资业务、材料采购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利润分配业务等)。

 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分类、填制和审核。
  本章学习要点:
  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的分类方法;
  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
  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掌握程度:
  熟记: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的分类方法。
  理解: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
  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第六章 账簿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账簿的基本概念、种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本章学习要点:
  账簿的种类;
  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明细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总账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平行登记法及要求;
  错账的更正方法;
  结账内容和要求;
  对账的内容。
  掌握程度:
  熟记:账簿的种类;结账内容和要求;对账内容。
  理解: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明细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总账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掌握:明细账的格式及适用范围;平行登记法及要求;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用情况。

 第七章 财产清查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账务处理。
  本章学习要点: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
  现金清查方法和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银行存款清查方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往来款项清查方法和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存货清查方法和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的清查方法和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掌握程度:
  熟记: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理解: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及适用范围。
  掌握: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作用;往来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存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注意:哪些财产清查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

 第八章 账户的分类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按不同标准对账户的分类,如按会计要素分类,按用途结构分类,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按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按期末余额分类等。
  本章学习要点:
  账户的分类标准;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账户按经济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
  掌握程度:
  熟记:账户的分类标准。
  理解: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
  掌握:账户按经济用途和结构分类以及各类账户的特点(如盘存类、结算类、调整类等)。

 第九章 财务报告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报告的构成内容,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章学习要点:
  财务报告的构成内容;
  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资产负债表的定义、作用、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定义、作用、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内容;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和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的意义和内容。
  掌握程度:
  熟记:财务报告的构成内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利润表的定义。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作用、结构、内容;利润表的作用、结构、内容;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内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和内容;会计报表附注的意义和内容。
  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第十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规律、特征和适用情况。
  本章学习要点: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 ;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及适应范围;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及适应范围;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及适应范围。
  掌握程度:
  熟记: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
  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及适应范围;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及适应范围;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及适应范围。
  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

重点难点
 第一章 会计总论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对初学者来讲,难度比较大,但这些问题对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又非常重要。因此学习时可对这些理论先做一般了解,随着学习进度,逐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本章的重点问题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计量属性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及其基本原理。
  本章的重点是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和应用。会计等式表现为: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从内容看,它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特定日期静态的财务状况,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制约着和决定着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也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本章的难点是经济业务的类型与会计等式的关系。企业的经济业务多种多样,这些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中称为“会计事项”。从它们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来看,可概括为九种基本类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经济业务的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即哪些经济业务类型会改变等式两边的总金额,哪些经济业务类型不改变等式两边的总金额。

 第三章 复式记账法
  本章主要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本章重点是借贷记账法的内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1)记账符号,即:“借”和“贷”。
  (2)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账户结构。
  (4)试算平衡。
  本章难点是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账户的结构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账户按其性质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其中损益类又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
  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结构类似,即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结构类似,即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并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是整个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心,也正是本章所阐述的内容。
  本章重点是企业筹资业务、材料采购业务、产品生产业务、销售业务、企业利润形成和分配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学习时能正确区分各种经济业务,并能熟练地编制会计分录。
  本章难点是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及利润分配的计算。

 第五章 会计凭证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凭证种类及审核和填制。
  本章重点是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以及审核的内容。如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记账凭证(专用凭证)的填制方法以及记账凭证审核的内容。当某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能正确判断选择记账凭证的种类,如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相互划转业务时,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第六章 账簿
  本章主要介绍账簿的基本概念、种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依据、登记方法(即平行登记法),各类明细账的适用范围(如债权债务明细账适用于三栏式,存货明细账适用于数量金额式,成本费用明细账适用于多栏式等),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用范围。

 第七章 财产清查
  本章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账务处理。
  本章难点是“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应用。在学习时应注意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的盘盈及盘亏情况,如“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坏账准备”,再如“固定资产”盘盈是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

 第八章 账户的分类
  本章主要介绍按不同标准对账户的分类。
  本章的重点是账户按经济用途和结构分类,如盘存账户的内容、特点;调整账户的种类、特点,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关系;结算账户的种类,债权债务结算账户余额的意义等。

 第九章 财务报告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报告的构成内容,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章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设置的理论依据和编制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资产负债表中一些特殊项目的填列,如货币资金、存货;应收及预收账款,应付及预付帐款;未分配利润等。

 第十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规律和特征。
  本章重点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以及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区别。

学习安排(以章为单位)
学习内容 讲课时长 试验时长 上机时长 其它 备注
 第一章   6        
 第二章   2        
 第三章   4        
 第四章   8        
 第五章   2        
 第六章   4        
 第七章   2        
 第八章   2        
 第九章   4        
 第十章   2        
 串讲   2        
 合计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