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体系
内容要点
第一章 纠纷与纠纷的解决
1、掌握对纠纷进行分类的方法,掌握各种分类的意义。
2、掌握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
3、掌握调解与诉讼在解决纠纷方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4、熟悉ADR的概念、特征、常见的种类。
5、理解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6、了解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的含义。
第二章 调解与调解制度
1、熟悉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我国当前调解的基本类型。
3、熟悉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特点?
4、掌握中国传统调解制度存在的条件?
5、理解对传统调解制度的评价。
6、熟悉现代调解制度的社会基础。
7、熟悉人民调解的概念、特征。
8、掌握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区别。
9、了解人民调解制度的概念及渊源。
10、了解人民调解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1、掌握域外民间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人民调解制度
1、了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2、了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与组成有何要求。
3、了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期。
4、熟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和作用。
5、掌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和工作制度。
6、掌握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应遵守的纪律和职业道德。
7、掌握调解的形式。
8、熟悉受理民间纠纷的方式。
9、熟悉调解主要的步骤。
10、掌握调解的文书与档案的具体要求,掌握制作调解文书的方法。
第四章 人民调解员的素质
1、掌握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具体内容。理解人民调解员为什么必须具备上述素质。
2、掌握语言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人民调解协议
1、掌握人民调解协议的概念、性质。
2、熟悉人民调解协议的种类。
3、熟悉人民调解协议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
4、了解人民调解协议意义。
5、掌握人民调解协议与一般民事合同的联系和区别。
6、掌握人民调解协议有效的条件。
7、熟悉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概念,掌握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主要情形。
8、熟悉人民调解协议的变更或撤销的概念,掌握人民调解协议变更或撤销的主要情形。
9、熟悉人民调解协议履行的概念,掌握基本要求。
10、了解未完全履行人民调解协议行为的类型。
11、掌握不履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
12、掌握诉讼时效的有关知识,熟悉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诉讼时效。
13、掌握法院受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条件。
14、熟悉法院对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审理程序。
15、熟悉举证责任的概念,掌握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举证责任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1、理解在进行调解时道德教化的效果比单纯的法律宣传的效果更好的原因。
2、理解关系越近就越容易调解成功的原因。
3、熟悉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调解的影响。
4、掌握调解的语言技巧。
5、掌握调解的辅助技巧。
6、熟悉借助技巧。
7、掌握身体语言在调解中的应用
8、掌握常用的调解方法。
9、掌握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对调解有益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纠纷及其解决方式;调解的基本原理;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员素质的主要内容;人民调解协议;调解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
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有关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主要内容;ADR的概念、特征、常见的种类以及域外民间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学习安排(以章为单位)
学习内容 |
讲课时长 |
自学时长 |
试验时长 |
上机时长 |
其它 |
备注 |
第一章 纠纷与纠纷的解决 |
4 |
8 |
|
|
|
|
第二章 调解与调解制度 |
3 |
6 |
|
|
|
|
第三章 人民调解制度 |
7 |
16 |
|
|
|
|
第四章 人民调解员的素质 |
4 |
8 |
|
|
|
|
第五章 人民调解协议 |
8 |
16 |
|
|
|
|
第六章 调解的策略与技巧 |
5 |
10 |
|
|
|
|
总复习 |
1 |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