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上)
  课程教学要求
  1.本课程地位、性质、特点及学习目的
  2.社会保障课程基本内容
  3.关于主要教学环节
  课程讲授
  教材和参考资料阅读
  作业
  考试
  课程讲述重点
  第1章、第2章、第4~7章、
  第9章、第12章及“发展与问题”部分
  课程增加内容
  农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发展与问题”部分(结语部分)
  学习要求
  —注意重要知识的理解、把握
  —阅读学习和复习
  1、主要看各章前的导言和章后的思考题
  2.复习
  根据学习参考资料部分“各章节学习要点参考题和答题要点”
  具体把握各章节学习要点

第一章 社会保障导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和特征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一)社会福利论
  贝弗里奇阐述的“社会福利论”为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的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社会安全论
  社会保障即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
  (三)收入保障论
  (四)生存权理论
  把社会保障等同于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险论”
  识记: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定义的主要共同点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强制性
  (二)互济性
  社会保障是一种有效的经济补偿手段。它的科学机理是“集大多数人的力量,分担少数人的风险”
   (三)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是社会保障的对象、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使用具有社会性
  (四)福利性
  社会保障是公众福利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的福利性是国家的职能和责任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一)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理论
  1.强调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1883年德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护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二)福利经济理论
  1.把福利划分为“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
  2.主张增加国民收入力量和“收入均等化”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3.提出一些具体的经济政策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
  (四)贝弗里奇的福利国家思想
  1.报告继承了新历史学派理论有关福利国家的思想
  2.报告中确立了英国福利体系的基本原则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五)新自由主义理论
  20世纪70年代兴起,针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失灵和西方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提出的经济理论
  二、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评析
  (一)社会保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功能体系的重要环节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不仅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反映了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二)社会保障必须实行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三)社会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模式

   一、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三种社会保障模式
  (一)福利国家模式
  以英国的庇古和贝弗里奇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构建,以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和福利设施齐全化为特征的社会保障模式
  “从摇篮到坟墓”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瑞典是这种模式的最突出代表
  高福利产生的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保险型模式
  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三)储蓄积累模式
  新加坡是这种社会保障的典型代表
  (四)“国家保险型”(即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
   二、社会保障模式的启示
  (一)建立多层次、有重点、渐进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渐进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三)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化管理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依法实施保障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结构—核心保障和补充保障两大层次
  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大领域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优抚
  社会互助保险
  个人储蓄积累保险
  商业保险(社会保障的补充)

第五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三者的关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一、社会安定功能
  二、社会公平功能
  三、扩大内需功能
  四、调节投融资功能
  五、劳动力保护功能
  六、社会服务功能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社会保障的内涵?
  2.现代社会保障具有哪些基本含义?
  3.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
  4.西方的社会保障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学说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5.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7.社会保障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有哪些功能?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社会保障—对个人的意义
  二、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古代: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包含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二、工业化—19世纪初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由萌芽到发展、确立

  一、社会成员的互济行为
  二、慈善事业:恩赐
  三、社会救济:国家介入(社会政策)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关于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组织基础”与“技术基础”   
   主要关注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分为
  一、经济条件
  二、政治条件
  三、文化条件
  四、思想理论基础
  (参考: 教材图表36-37页)

第四、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两大现象: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
  —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导致目前社会福利制度最大的财政负担
  老龄化—意味三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日益逼近
  一是当前的退休人口领取退休金给付的时间比以前更长了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缴费年数由于比以前实际工作时间的减少而减少
  三是由于出生率的下降而导致费基不断相对缩小
  三个趋势的互动—使各国财政形势不断恶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大调整和改革两个共同的重要或倾向
  —减少福利成本,削减(降低)福利标准
  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商品化”改革浪潮
  —养老等风险从政府身上开始向个人身上转移
  国外社会保障改革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1.社会保障水平要适度
  2.国家与市场的作用要摆正
  3.制度模式要合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四个阶段
  一、中国的准社会保障时期(1949年建国前)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1949年-1956年)
  (一)企业职工
  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两大问题
  不平等
  企业办社会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保险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与停滞时期(1957年-1978年)
  1957-1966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调整、完善
  1967-1976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遭到干扰,破坏、停滞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
  改革与发展
  (一)重新修订、调整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二)社会优抚和安置制度更加完善
  (三)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探索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五)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发生了质的飞跃”
  —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负担”
  —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
  —由“福利包揽”向“局部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
  (1)基本上实现了“两个确保”
  (2)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3)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4)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实现社会化发放
  (5)社会保障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6)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出台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
  (8)通过机构改革,形成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基础管理得到加强
  (9)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基本目标: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原则
  (1)坚持基本社会保障的标准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2)坚持城乡有别和体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则
  (3)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4)坚持由近及远,逐步完善,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原则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制度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及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①社会保险基金
  ②社会救济基金
  ③社会福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分为
  ①养老保险基金
  ②医疗保险基金
  ③失业保险基金
  ④工伤保险基金
  ⑤生育保险基金
  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种基金的不同之处
  1.来源不同
  2.形成方式不同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
  1.强制性
  2.储备性
  3.互济性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必要性和作用
  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社会保障制度对筹集资金的要求
  基金的筹集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
  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原则
  (一)收支平衡原则
  (二)统筹原则
  (三)公平原则
  第一,应考虑大多数社会成员与少数低收入社会成员之间的负担公平问题
  第二,应考虑代际之间的负担公平问题
  第三,应考虑筹资与给付之间的公平性问题
  (四)社会筹集原则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各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现收现付式
  2.完全积累式
  3.部分累积式
  三种筹资方式的优、缺点比较(见教材)
  四、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的范围和要求
  (一)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
  (二)社会保险费征缴要求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原则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模式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
  财政部
  民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目的与原则
  (一)目的
  一是保值
  二是增值
  (二)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收益性原则
  3.多样化原则
  4.可流动性原则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渠道
  购买国家债券、存入银行、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限制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
  一、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原则
  二、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方式
  三、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重点)
  四、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存在的问题
  五、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对策

第四章 社会保险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原则
  一、社会保险的含义
  二、社会保险的运行机制
  通过全体劳动者对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的合理分担,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对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所造成的收入损失补偿,最终达到保障全体劳动者基本生活的目标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待遇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统一

第二节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

第三节 国外的社会保险体系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现状

第五章 老年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险
第一节 老年社会保障
  一、老年社会保障概念
  二、老年社会保障意义
  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三、老年社会保障的项目
  第一、老年社会保险
  第二、老年健康保障
  第三、老年社会福利
  
第二节 养老保险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一、养老保险的基本含义
  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险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养老保险的基本特征
  三、基本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的区别
  四、中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
  (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
  (一)传统型养老保险
  (二)福利型养老保险
  (三)混合型养老保险
  (四)国家型养老保险
  (五)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
  五、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创新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一、我国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养老保险的层次
  三、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完善
  第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未富先老”的特征
  第二、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和措施
  一、“广覆盖”
  二、“多层次”
  三、“四统一” 制度、标准、管理、调剂使用资金
  四、“两结合”:社会互济和个人保障、公平与效率
  五、“两个对应”:权利与义务、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及承受能力相对应
  六、“两分开”: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
  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和完善
  1.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问题
  2.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以解决基金不足问题
  3.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
  4.逐步实现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
  5.解决个人账户的“空帐”运作问题,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6.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7.退休年龄的变动问题
  8.积极探索农村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第四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增加内容)

  第一、传统的家庭养老在农村已面临挑战
  第二、农村养老保障发展是否要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情况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制度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