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
1.使命 |
 |
答:
所谓使命,古时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要走过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
|
2.时代精神 |
 |
答: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总和。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
|
3.家庭美德 |
 |
答: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
|
4.职业道德 |
 |
答: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
|
5.政体 |
 |
答:
政体即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
6.犯罪中止 |
 |
答: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
7.经济法 |
 |
答: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盲目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监管与协调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
|
8.仲裁 |
 |
答:
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判断是非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 |
|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24分)
|
|
1.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
 |
答: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
|
2.人生观怎样表现出来? |
 |
答: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
|
3.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什么? |
 |
答: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也是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什么? |
 |
答: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
5.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
 |
答:
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领导者个人时,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兴衰就将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身上。随着领导者的更迭,国家的政局就有可能大起大落,政策与法律也会频繁变动。而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
6.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
 |
答:
根据我国宪法,我国国家机构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
|
7.消费者的主要权利 |
 |
答:
(1)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2)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3)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4)公平交易的权利;(5)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6)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7)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知识权利;(8)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9)对商品和服务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
|
8.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 |
 |
答:
(1)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包括第一审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2)特别程序;(3)督促程序;(4)公示催告程序;(5)执行程序。 |
|
三、简要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
|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分析。 |
 |
答: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
2.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试对下列行为进行简要分析:大学生丁拾得一钱包,但无法找到失主,丁认为钱包在此情形下可归自己所有。 |
 |
答:
此想法错误。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拾得遗失物应物归原主,如所有人不明,则上缴国家有关机关。国家有关机关发出招领启示。无人认领的,归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