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二)
一、判断下列陈述正确性(对打"√",错打"×")(1%,10%)
1. 奶牛挤奶能力是指奶牛一次挤出奶量的能力( )。
2.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普遍输精方法是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技术( )。
3. 奶牛前乳房指数是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
4.我国水牛的选育改良利用以提高乳、肉性能( )。
5.犊牛生后最初几天,可以从初乳获得相应抗体,所以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强( )。
6.奶牛干奶是指在产犊前60天自然停止泌乳( )。
7.肉牛生长有“补偿性生长”的特点,利用补偿生长可以大量节省肉牛生产总的饲料消耗( )。
8.成年肉牛脂肪的沉积速度则以母牛最快,阉牛较易长脂肪,公牛最慢( )。
9.生长肉牛肌肉的增重速度以公牛最快,阉牛次之,母牛最慢( )。
10.我国肉用犊牛通常是随母牛自然哺乳,哺乳期一般5-6个月( )。参考答案
答:
1.x 2.√ 3.√ 4.√ 5.x 6.x 7.x 8.√ 9.√ 10.√
二、填空题(2%,12%)
1.奶牛场繁殖配种工作普遍应用的技术是( )。
2.世界著名乳役兼用水牛品种有( )和( )。
3.我国奶牛饲养方式有( )和( )。
4.我国肉牛育肥的肥育技术有( )和( )。
5.奶牛场饲养犊牛的方式( )和( )。
6.可以评定奶牛的繁殖率指标有( )和( )。参考答案
答:
1.人工受精技术
2.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
3.拴系式饲养、散放式(散栏式)饲养
4.直线育肥技术、吊架子育肥技术
5.单圈饲养、集中饲养
6.年繁殖率、空怀天数(产犊间隔)
三、多项选择题(2%,10%)
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要检测指标( )。
A、体细胞数 B、奶产量 C、抗生素含量 D、饲料报酬 E、排乳速度
2.世界著名乳肉兼用牛品种有( )。
A、夏洛来牛 B、中国荷斯坦牛 C、西门塔尔牛 D、瑞士褐牛 E、德国黄牛
3.可以用作奶牛的饲料有( )。
A、干草 B、骨粉 C、石粉 D、胡麻饼 E、鱼粉
4.生产中奶牛身上常用的动物标记的方法有( )。
A、打耳缺 B、戴耳标 C、戴颈链 D、电子标记如计步器 E、油漆喷号
5.肉牛育肥的饲养方式有( )。
A、放牧 B、散放 C、颈夹 D、拴系 E、舍饲参考答案
答:
1.A,B 2.C,D 3A,C,D 4.B,C,D 5.A, E
四、简答题(3%,24%)
1.我国的肉牛业区域发展特征的地理分布是什么?参考答案
答:
我国的牛肉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我国养牛比较集中的有四大块:中原肉牛带、东北肉牛带和西南肉牛带、西北肉牛带。
中原肉牛带,北至黄河、南至大别山、桐柏山 (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江苏和湖北省),其中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四省在肉牛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北肉牛带,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部;
西南肉牛带,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
西北肉牛带,陕、甘、宁、新疆、青海。
2.奶牛场的繁殖记录包括那些?参考答案
答:
奶牛繁殖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做好牛群的繁殖育种记录,繁殖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公母牛号,发情情况(日期、状况、发情鉴定),配种情况(日期、配种人员、输精次数),妊娠鉴定情况,预产期,产犊情况,疾病治疗等,做到每一头牛有一卡片,具体的繁殖记录有:
发情记录,发情日期、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性欲表现,阴道分泌物状况等。
配种记录,配种日期,第几次配种,与配公牛号,输精时间,输精量,精子活率,子宫和阴道健康状况,排卵时间等。
妊检记录妊检日期,结果,处理意见,预产期,停奶日期等。
流产记录,胎次,配种日期,与配公牛,不孕症史,配种时子宫状况,流产日期,妊娠月龄,流产类型,流产后子宫状况,处理措施,流产后第一次发情日期、第一次配种日期、妊检日期等。
产犊记录,胎次,与配公牛,产犊日期,分娩情况(顺产、接产、助产),胎儿情况(正常胎儿、死胎、双胎、畸形),胎衣情况,母牛健康状况,犊牛性别、编号、体重等。
产后监护记录,分娩日期,检查日期,检查内容,临床状况,处理方法,转归日期等。
兽医诊断及治疗记录,包括各种疾病和遗传缺陷。
3.简述奶牛场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哪些生产技术。参考答案
答:
奶牛生产的主要技术有:(1)挤奶技术;(2) 鲜奶的初步处理技术;(3)奶牛繁殖技术--人工授精;(4)奶牛记录系统技术,也是牛群的标记与编号技术;(5)犊牛去角技术;(6)饲喂技术等。
4.奶牛场的生产计划有那几类?参考答案
答:
提高效益,减少浪费,各奶牛场均应有生产计划,奶牛场生产计划主要包括:牛群周转计划、配种产犊计划、饲料计划和产奶计划等。
5.DHI测定牛奶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mL表示何意?参考答案
答:
测定鲜牛奶中的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程度的有力手段。
-健康牛奶体细胞数小于50万个/毫升,一旦得了乳房炎,牛奶中体细胞数明显增加,主要是起着防御、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数大量增加。
6.简述奶牛场生产的设备有哪些。参考答案
答:
奶牛场生产的设备有挤奶设备即挤奶机,目前大部分大中型奶牛场均采用机械挤奶方法;鲜奶贮存、运输设备,即带冷却源的奶罐,运奶车;饲料加工设备,运输,如青贮铡草机、饲料搅拌机(车);通风设备如风扇;粪污处理设备如自动刮粪机等。
7.肉牛的育肥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
答:
肉牛的育肥原理是:(1)要使牛尽快育肥,给牛的营养物质必须高于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所以育肥又称过量饲养。(2)牛在育肥期间,前期体重的增加是以肌肉和骨骼为主,后期是以沉积脂肪为主。(3)任何年龄的牛,当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后,其生活力下降,食欲减退,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日增重减少,如再继续育肥就不经济了。(4)年龄越小,育肥期越长,犊牛育肥需一年以上;年龄越大,则育肥期越短,如成年牛仅需3个月左右,放牧的饲料转化效率低于舍饲,所以放牧牛的育肥期要比舍饲长些。
8.肉牛育肥场人力设置分那几个的工种?参考答案
答:
一般的肉牛场的工种主要有饲养工,饲料加工(粗饲料、精饲料、糟渣类)配合与运输,清粪工,押运工,兽医等,同时要考虑临时用工,如制作青贮、装卸饲料、消毒、卫生清洁等,较大的养牛场还要设置门卫、仓库保管、后勤、饲料种植等人员。
五、论述题(44%)
1.论述我国奶牛养殖生产模式。(8%)参考答案
答:
经过30多年发展,从我国乳业的企业形式来看,已形成以下五种模式:
(1)“公司+农户”模式。采取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和"奶牛小区"等组织形式,达到"奶牛下乡,鲜奶进城"的目标。
(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3)“一条龙+农户”模式。产业链完整,自然条件良好,具备从牧场建设开始的能力。
(4)“重点奶牛养殖场区(或奶牛小区、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这种组织经营模式一般由有关政府部门倡导,养殖场或奶牛合作社为核心,奶农自愿参加,实现饲料生产加工、原料奶生产、销售一体化。
(5)“品牌+市场”模式。利用其品牌、资金优势、技术和服务体系进行兼并、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以全国的资源做全国的市场。
2.论述影响奶牛产乳性能的因素。(12%)参考答案
答:
影响奶牛产奶能力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3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1)品种不同,表现在遗传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其产奶量和奶的组成也不相同,这是各品种的特征之一。
2)个体,一般地说,体型较大的乳牛,消化器官容积较大,采食量大,故产奶量较高(r=0.7)。例如,荷斯坦牛的体型大比体型小的产奶量高。
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个体间遗传素质的不同,即使在同样环境条件下,产乳量及其乳的成分、性质也有很大差异,甚至高于品种间差异。
例如,乳脂率变动范围,荷斯坦牛为2.6-6%,娟姗牛为3.3-8.4%,而产乳量变动则更大,由2000千克至27000千克。
(2)生理因素
1)年龄和胎次,奶牛产奶能力随着年龄和胎次增加而发生规律性变化。一般地说,奶牛产奶量总是随着生长发育程度,特别是随着乳腺发育程度而增长。成年时,产奶量达到最高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衰老而使产奶量开始下降。2岁产犊的初胎母牛,其泌乳量约相当于成年时的70%,3岁时为80%,4岁时为90%,5岁时95%,6岁时为成年产量。
2)初次产犊年龄育成母牛初次产犊年龄的迟早,对其产奶量也有影响。
3)泌乳期各阶段的影响,乳牛在一个泌乳期中产奶量呈规律性变化。一般低产母牛在产后20~30天、高产牛在产后40~50天产奶量达到最高峰;这段最高峰一般约维持20~60天,以后便开始下降。高产品种一般每月大约下降4%~5%,低产品种下降9%~10%;最初数月下降速度较慢,到泌乳末期(妊娠5~6个月以后),泌乳量迅速下降。
4)干乳期,母牛在妊娠期的最后几个月,体内胎儿生长迅速,这时乳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很大变化,产奶量急剧下降,低产母牛此时自动停止泌乳,高产母牛一直到分娩前仍继续泌乳。母牛在分娩前有一段休息时间,并在干乳期中加强饲养管理,能提高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干奶期一般为60天。
5)产犊间隔,最理想的是母牛在一年中泌乳10个月,干乳2个月,使之一年一产。如果母牛久配不孕,或人为地不给母牛及时配种,使母牛的泌乳期过长,其产犊间隔超过380~400天,这样来利用母牛,使其年产量大大降低。同时,母牛分娩后迟迟不给配种,也容易造成母牛的不孕症。
6)疾病与药物,母牛在患病和损害健康的情况下,有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因而影响奶的形成,产奶量随之下降,奶的组成亦发生变化。特别是患乳房炎、酮病、乳热症和消化道疾病时,泌乳量显著下降。
(3)环境因素
奶牛产奶量的遗传力较低,据估计,约为0.25~0.30。故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在外界环境中,饲养管理是影响乳牛生产能力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饲料条件对提高母牛的产奶量和奶的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牛奶中的各种成分是由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血管在乳腺分泌细胞内合成、转化而来的。
1)饲养管理,乳牛在泌乳期中,必须根据其体重、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成分以及体况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全价饲养。奶牛的产奶量遗传力只有0.25~0.30,也就是说母牛产奶量的高低有70%~75%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而环境因素中对产奶量影响最大的是饲养管理条件。
2)产犊季节及外界温度,母牛的产犊季节和月份对其泌乳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是在冬、春季。因为母牛在分娩后泌乳旺期,恰好在青绿饲料丰富和气候温和的季节,母牛体内催乳素分泌旺盛,又无蚊蝇侵袭,有利于产奶量的提高。
3)挤奶技术,正确的挤奶技术是提高乳牛产奶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挤奶并不是牛奶从乳房内排出的简单的机械作用,而是挤奶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排乳过程的。
挤奶技术熟练,并能根据乳牛的泌乳特性进行挤奶,就能提高产奶量;反之,则会降低产奶量。
4)乳房按摩,挤奶前用热水擦洗乳房,能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使血液流向乳房的数量增多,能加强乳脂的合成作用。挤奶前按摩乳房,可使乳房迅速膨胀,促进排乳作用。在挤奶前按摩乳房,能提高母牛的泌乳量达10%~20%,而且还可使乳脂率提高0.2%~0.4%。在挤奶前不按摩乳房或按摩不充分的情况下,乳腺内的奶只有10%~25%进入乳池;而在较长时间按摩的情况下,进入乳池的乳腺泡奶可达70%~90%。
5)挤乳次数,母牛产乳能力的高低,与挤乳次数也有关系。国外有些国家从节约劳动力出发,一般每天多挤乳2次。适当缩短挤乳间隔时间,增加挤乳次数,加速奶的形成和分泌,无疑是能增加产奶量的。据研究,每天挤乳3次的比挤2次者可增加产奶量10%~20%,挤4次的比3次者又可提高5%~15%。另一方面,由三次改为二次挤乳时,对高产牛影响较大,对低产牛则影响不大。
3.描述奶牛泌乳期泌乳、采食、体重变化的曲线,并简单解释。(8%)参考答案
答:
或回答
(1)一般产后产奶量逐渐增加,在6-8周时达到泌乳高峰,维持一定时间后开始下降。到产后200天左右,由于受妊娠的影响,产奶量进一步下降,直到干奶或停止泌乳。(2)奶牛产后泌乳期内食欲的恢复,在妊娠后期,胎儿增重迅速,胎儿在子宫内压迫胃肠,造成产后食欲不振。一般奶牛在产后10-12周才能达到干物质采食量的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随妊娠进程又逐渐下降。这样干物质采食量的高峰期晚于产奶量高峰期1个月左右,奶牛会在泌乳初期出现营养负平衡,使体重下降,影响奶牛体况和配种。尤其是高产奶牛,这种矛盾越大,受到的影响更大。
或回答
奶牛产后产奶量迅速上升,一般5~8周即可达产奶高峰,此时,虽然食欲已恢复正常,但采食量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大约在12~14周干物质进食量才达到高峰。故此期奶牛无论怎样饲喂,也很难满足产奶需要,高产牛尤甚。据报道,约80%的奶牛在产后30~40天,体况减少1/2~3/4分,经产牛一般在产后70~90天体况才开始逐渐恢复。而且极端的体重变化及过分减重均会导致发情延迟,卵泡发育受阻,静止发情增多,受胎率降低,而影响母牛繁殖力。
或回答 画出三条曲线。
4.论述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因素。(10%)参考答案
答:
肉牛生产性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先天性因素,又有后天性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肉用品种的牛比乳用牛、乳肉兼用牛和役用牛能较快地结束生长期,能早期进行育肥,提前出栏,节约饲料,并能获得较高屠宰率和胴体产肉率。肉用牛能较均匀地在体内储积脂肪,使肉形成大理石纹状,肉味鲜美,质量较高;同时,牛的体型对牛肉的生产水平也有一定影响,肉用体型愈显著,其产肉性能愈高。
肉用型品种牛较乳用型品种牛、役用型品种牛生产速度快,屠宰率高,肉质好。
(2)性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牛的性别影响牛肉的产量和肉品质,公牛的生长发育比母牛快,育成期公牛比阉牛有较高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屠宰率和较大的眼肌面积。
公牛生长速度快,瘦肉多,屠宰率高,饲料利用效率高。母牛肌纤维细,骨比例小,脂肪含量高,肉质好。阉牛的特点介于公牛与母牛之间。
(3)年龄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年龄对肉牛生长和育肥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说,肉牛在第一年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第二年增重速度为第一年的70%,第三年的增重速度又只有第二年的50%。年龄小的牛比年龄大的牛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
年幼的牛较年老的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年幼的牛较年老的牛肌纤维细,脂肪沉积少,肉嫩。体重大的牛较体重小的牛屠宰率高。
(4)杂交类型的影响。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生长发育快,饲养报酬高,胴体出肉率高,但杂交类型不同,育肥效果也不一样,实践证明,轮回杂交和三元杂交的效果要优于二元杂交。
(5)饲养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营养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肉牛的生长、脂肪沉积、产肉量和肉的品质。若营养供给充足,就能获得较快的增重,只有育肥度好的牛,其产肉量和肉质才是最好的;若营养缺乏,势必影响肉牛的增重速度。因此只有按牛的营养需要合理投料,结合市场需求科学饲养,才能达到理想的育肥效益。
饲养水平高,牛的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屠宰率高,肉质好。
(6)环境因素。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及卫生等几个因素,这些因素若不重视也会严重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对犊牛影响更为显著.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长发育,温度过低会影响牛对饲料的消化率,增加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生产速度,增加饲养成本,一般来说肥育牛环境温度在5~21℃较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牛机体反应,造成体能消耗。
5.根据你所学知识,一个规范化奶牛场需要建设那类牛舍及购置哪些固定设备。(6%)参考答案
答:
需要建设牛舍:
牛舍是牛采食饲料的地方,在北方地区牛舍还是夜间牛防寒和休息的地方,有的成母牛舍又是挤奶的地方。牛舍分成母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犊牛舍和产房。牛舍的建筑与牛的特点相适应,主要包括牛床,饲槽,粪沟,饲喂走道,牛只栓系设施、或挤奶设备,在北方,牛舍考虑防寒,南方考虑防暑降
购置固定设备:挤奶机,带冷却源的奶罐,运奶车;青贮铡草机、饲料搅拌机(车);风扇;自动刮粪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