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三)
一、判断下列陈述正确性(对打"√",错打"×")(1%,10%)
1.奶牛年平均产犊间隔天数越大表明牛场管理越好,最好应大于400d( )。
2.奶牛年受胎率指年度内配种后妊娠母牛数占参加配种母牛数的百分率( )。
3.凡产犊后的母牛及30月龄以上而仍未产犊的青年母牛均称为成母牛( )。
4.奶牛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技术时处在发情周期的奶牛均可输精并受孕( )。
5.出生至6月龄的牛叫做犊牛( )。
6.习惯上把18月龄至初产这一阶段的母牛称为初孕牛,也叫青年母牛( )。
7.奶牛养殖中哺乳犊牛补料一般先喂青干草后补精料,目的是刺激瘤胃发育( )。
8.精料营养丰富,泌乳奶牛日粮可以快速由一种精料更换到另一种精料( )。
9.肉牛饲养水平高,牛的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屠宰率高,肉质好( )。
10.肉用型品种牛较乳用型品种牛、役用型品种牛生产速度快,屠宰率高,肉质好( )。参考答案
答:
1.x 2.√ 3.√ 4.x 5.√ 6.√ 7.x 8.x 9.√ 10.√
二、填空题(2%,12%)
1.根据奶牛生产的饲养方式牛舍建筑类型有( )和( )。
2.奶牛场鉴定奶牛发情的方法有( )和( )。
3.奶牛生产中产奶量度量的指标有( )和( )。
4.我国饲养的乳牛品种有( )。
5.奶牛体况评分的实质是( )。
6.肉牛异地短期育肥主要应用原理是( )。参考答案
答:
1.拴系式牛舍、散放式(散栏式)牛舍
2.外部观察法、直肠检查法
3.年产奶量、305天奶产量
4.中国荷斯坦牛
5.膘情
6.补偿生长
三、多项选择题(2%,10%)
1.我国肉牛优势产区有( )。
A、冀鲁豫地区 B、浙赣地区 C、西南地区 D、京津地区 E、闽粤地区
2.牛场建设中牛场规划分区有( )。
A、生产管理区 B、辅助区 C、饲养员生活区 D、饲喂区 E、隔离区
3.测定奶牛产奶性能的指标有( )。
A、奶产量 B、糖度 C、乳蛋白率 D、乳脂率 E、挤奶强度
4.我国引进国外著名肉用牛品种有( )。
A、西门塔尔牛 B、比利时蓝白花牛 C、利木赞牛 D、娟珊牛 E、南阳牛
5.我国的肉牛产业中活牛和牛肉制品市场流向模式有( )。
A、大众化市场 B、出口 C、乡镇 D、个体 E、高档分割参考答案
答:
1.A,C 2.A,B,E 3A,C,D 4.B,C 5.A,B,E
四、简答题(3%,24%)
1.除牛舍建筑外规模奶牛场还要配套那些房舍?参考答案
答:
规模奶牛场除牛舍外还要配套建筑其他房舍如饲料库与饲料加工室,技术室,包括生产资料室、繁殖室、兽医室。
2.简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测定牛奶哪些组分。参考答案
答:
DHI测定的内容指标有测试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乳糖率、总固体率、尿素氮、细菌总数等。
3.简述奶用育成牛初次配种的要求。参考答案
答:
15-16月龄是理想的配种时间,体重375kg,体高127cm。
4.简述我国肉牛养殖生产模式。参考答案
答:
我国多采用广大农牧户分散饲养繁殖母牛和架子牛,肉牛育肥场集中育肥,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
5.奶牛场的牛舍有那几种?参考答案
答:
牛舍分成母牛舍,产房,青年牛舍,育成牛舍和犊牛舍
6.简述奶牛的生产过程(或奶牛生产工艺)。参考答案
答:
奶牛的生产过程就是饲料(粗料, 粮食籽实,副产品)通过奶牛(牛舍、设备、人)转化为牛奶和牛群的过程。
7.简述我国肉牛的饲养方式。参考答案
答:
我国肉牛的饲养方式有放牧饲养,舍饲,半放牧半舍饲。
8.按肥育对象肉牛肥育方法分那几类?参考答案
答:
按肥育对象不同,肉牛肥育方法可分为白牛肉生产(乳用公犊育肥)、犊牛肥育、幼龄牛强度肥育、架子牛肥育、成年牛肥育。
五、论述题(44%)
1.论述我国肉牛产业的主要经营模式。(12%)参考答案
答:
根据我国养牛生产的区域性特征和实际情况,我国农牧区种肉牛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有:
1)肉牛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2)肉牛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
3)资源优势互补的异地肥育模式
或
1)草原肉牛生产体系: 放牧:母牛繁殖 架子牛(出售)
育肥出栏
2)农区肉牛生产体系: 舍饲(+放牧): 母牛繁殖
架子牛(出售)
(舍饲)育肥出栏
3)异地育肥生产体系:(舍饲) (购)架子牛
育肥出栏
2.规模奶牛场为饲喂和管理方便牛分群可以细分那几群(10%)参考答案
答: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奶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奶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型奶牛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大户要想提高饲养效益,不论是后备母奶牛还是成年母奶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
后备母牛后备母牛按生理发育阶段,一般可分为六群:
(1)哺乳期犊牛(0~3月龄):此阶段是后备母牛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2)断奶期犊牛(3~6月龄):此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3)小育成牛(6~12月龄):此阶段是母牛性成熟时期,母牛的初情期发生在10~12月龄。
(4)大育成牛(12~18月龄):此阶段是母牛体成熟时期,16~18月龄是母牛的初配期。
(5)妊娠前期青年母牛(18~24月龄):此阶段是母牛初妊期,也是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
(6)妊娠后期青年母牛(24~27月龄):此阶段是母牛初产和泌乳的准备时期,是由后备母牛向成年母牛的过渡时期。
成年母牛成年母牛按其泌乳阶段,一般可分为五群:
(1)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
(2)围产后期(15天):分娩日期至产后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
(3)泌乳盛期(85天):分娩后16~101天(产后4个月内),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奶量的45%~50%。
(4)泌乳中期(100天):分娩后101~200天(产后5~7个月),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奶量的30%左右。
(5)泌乳后期(105天):分娩后201天至停奶前一天(产后8~10个月),产奶量占全泌乳期产期产奶量的20%~25%。
3.奶牛为什么要干奶,时间为多少?(8%)参考答案
答:
奶牛要干奶的原因:
1)体内胎儿后期快速发育的需要母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胎儿近60℅的体重是在妊娠最后2个月增长的,需要大量营养。
2)乳腺组织周期性休养的需要。
3)恢复体况的需要。
4)治疗乳房炎的需要。
干奶期的长短,45-70天,平均为60天。
4.据你所学知识,陈述我国的肉牛生产体系--带犊繁育体系的内涵。(8%)参考答案
答:
我国肉牛生产是一项的系统工程,带犊繁育体系是我国肉牛生产的基础,包括从母牛饲养到繁殖改良,从犊牛培育到幼牛养殖,它是我国肉牛生产体系中关健的一环,涉及到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和营养等方面,涉及技术服务体系主要有杂交改良体系;繁殖配种体系;饲草料生产加工体系;科学饲养管理体系;肉牛肥育制度和技术体系;疾病防治检疫防疫体系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丰富多样的地方品种资源和饲料饲草条件,肉牛生产模式多种多样,但基本的生产体系相同或相似,即均为母牛繁殖带犊饲养体系,在千家万户饲养母牛,繁殖犊牛,培育犊牛和架子牛,母畜或杂交后代母畜留作繁殖,不作为肉畜,肉牛生产基本采用自繁自育和异地肥育两种方式。
5.规模奶牛场的奶牛生产定额有哪些?(6%)参考答案
答:
规模奶牛场的奶牛生产定额有:a)人员配备定额,即完成一定任务应配备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标准。b)劳动定额,即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作量,或完成单位产品或工作量所需要的工时消耗,又可称工时定额。c)饲料消耗定额,即奶牛生产所消耗的饲料量。包括各种精饲料、粗饲料、矿物料以及预混合饲料量。d)成本定额,即生产单位奶牛的消耗生产资料和所付的劳动报酬的总。